我们讲知行合一、勇于践行,就是要在事上磨,就是要做事。这样才能检验我们的学习到的道理是真是伪,才能检验我们的修养心性在人事面前立不立得住。

既然要做事,就涉及到事务繁杂、人情往来,就难免会牵动我们的七情六欲。这件事让我们高兴,那件事让我们愤怒,另一件事又让我们悲伤。往来交替,我们的内心,就像波涛汹涌的海面,忽上忽下,不能平静。

那么在纷繁复杂的世事人情中如何才能保持一颗平静的心呢?

曾经无意中看到北宋理学家程颢(世称明道先生)先生的一句名言:

夫天地之常,以其心普万物而无心,圣人之常,以其情顺万物而无情。故君子之学,莫若廓然大公,物来顺应。——程颢

当时内心的激动无以言表,当真是佩服得五体投地,如醍醐灌顶。读圣贤之书,跟读当下的知识类书籍不同。当下的知识类书籍,条分缕析,详尽极致,不读完不足以了解全貌。圣贤之书,是在讨论天理人性,天道一以贯之,他们只是从不同的侧面反复论及。有一种说法叫通一经而通六经,就是说读通一部经书,其它经书的思想也大概可知了。古人说半部《论语》治天下,是说读懂了哪怕半部《论语》也差不多把天理人性洞悉的差不多了。

我认为明道先生是借鉴了老子《道德经》中的“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的思想,实际上他的前半句跟老子的思想并无二致,关键是后半句,明道先生引申了一下,从纯粹的道家无为思想演变成了儒家的入世大公而为的思想。

关键是理解“廓然大公,物来顺应”。所谓“廓然大公”,是指内心虚无守中的状态,没有私欲,没有偏见。所谓“物来顺应”,是指人事来到我的面前,坦然接受,心无杂念,专心应对,应对完了也就过去了,不再有任何纠结沾恋。

用一个最形象的比喻来形容这个境界就是一面明镜,一尘不染,客观公正,你来什么我就照什么,你是美我就照你美,你是丑我就照你丑,你是高兴我就照你高兴,你是悲伤我就照你悲伤,原原本本,不带一丝主观的修饰,等你离开了,我就归于空寂,等着下个事物的到来。

正所谓:心如明镜,物来顺应,物喜我喜,物伤我伤,物去而止,波澜不惊。

但是这样的心理境界,说起来容易,想达到太难了。《论语》提到颜渊是孔子最得意的弟子,可以做到“不迁怒,不贰过”,已经是很高的境界了,但还只是被后世称为亚圣,离圣人的境界还是差那么一丢丢。颜渊的“不迁怒”正是达到了这里所说的“廓然大公、物来顺应“的境界,怒在物而不在我,物去怒也就去了,不会牵连到他人他物。而我们大多数人,刚好反过来,怒在我不在物,一个人或一件事惹我不高兴了,内心翻腾不平,即使已经看不到这个人,事情已经过去了,依然无法平复内心,看到同事心情抑郁,回到家胡乱发脾气,把自己的工作生活搞得神经兮兮,正是”迁怒“的典型表型。

曾国藩曾总结说:“灵明无着,物来顺应,未来不迎,当时不杂,既过不恋。”说的就更加彻底了。我的心无时无刻不专注于当下,既不沾恋于过去,也不忧虑于将来,当下来了什么事我就专心做什么事。“当读书,则读书,心无着于见客也;当见客,则见客,心无着于读书也。一有着,则私也。”

安定内心,不让自己的情绪为外物所移,活在当下,专心做事,是人生中重要的一课,值得终生学习终生实践终生感悟,次第进修,永无止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