敏捷行为设计实验—06行为提示

在上一篇“轻装启动”中,我分享了几个微习惯,其中使用了“时间锚点”这个概念。

那么,到底什么是“时间锚点”?今天我就说明一下。

在日常的工作和生活中,提醒我们做一件事情的机制可以分为三种类型:本能提示、情境提示、锚点提示。

1、本能提示

我们的身体本身就是一台智能机器,进化塑造了身体一些基础本能,比如肚子饿了就要去吃饭,困倦了就要去睡觉,内急了就要去上卫生间。这些基础的本能模式就像我们身体中的闹钟,一旦触发就会强迫你去做某件事,这是一种强有力的行为关联。

阅读全文

敏捷行为设计实验—05轻装启动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老子

“轻装启动”包含两层含义:第一,现在就开始行动;第二,用最小的姿态开始行动。

当给别人介绍敏捷软件开发时,我最喜欢引用下面的示意图,它清晰地表达了在敏捷软件开发中是如何进行产品迭代的。

阅读全文

敏捷行为设计实验—04行为匹配

明确了愿望,就可以通过行为集群的方法探索实现愿望的行为选项。

但是行为选项只是一种可能,并不一定真正适合我们。

那么,如何才能在众多的行为选项中匹配到适合自己的具体行为呢?

福格教授提供了一个行之有效的行为匹配方法:焦点地图。

下面我们通过一个例子来展示一下如何应用“焦点地图”。

阅读全文

敏捷行为设计实验—03行为选项

有了生活的愿望,就可以开始探索实现愿望的行为选项了。

我在上一篇中说了我的一个愿望:我希望尽可能多了解和探索这个世界。针对这个愿望,我应该如何探索实现它的行为选项呢?

斯坦福大学的福格教授在他的著作《福格行为模型》中介绍了一种探索行为选项的方法:行为集群。这个方法非常简单,就是在一张白纸上画一朵云,把你的愿望填进去,然后在云朵的周围画出一个又一个文本框,把你能够想到的可能实现愿望的行为选项都列出来。

阅读全文

敏捷行为设计实验—02用户故事

用户故事(User Stories)在敏捷开发的语境下表示用户的需求。

开发人员为了准确理解要开发的目标系统,需要跟客户进行沟通,了解他们对目标系统的需求——他们想做什么,他们想达到什么目的,他们希望目标系统提供什么功能和价值。开发人员从客户对目标系统的描述中捕获具体的需求,为后续的系统设计收集必要的素材。

阅读全文

敏捷行为设计实验—01完美日程

我把自己每周的日程安排划分为两大类:工作日和周末。工作日的日程力求稳定而规律,周末的日程则讲究灵活和机动。古语曰:一张一弛,文武之道也。工作日我尽量遵循规律的生活,有条不紊;到了周末,就尽量放纵一下自己,不做提前的安排,临时起意去做一些事情,好让前五天循规蹈矩的生活获得一些释放。

我周末的日程并没有固定的流程,所以接下来讨论的内容只限于工作日的日程安排。

阅读全文

快乐的魔法

昨天晚上因为写敏捷行为设计的推文,9点20我才开始出门锻炼。

如果放在以前,这个点我就会说服自己不再出门。但现在我正在进行敏捷行为设计的分享,轻易放弃就有些自己打脸了。于是,我不给大脑过多挣扎的机会,直接开始换运动服、穿运动鞋,一旦进入预定程序,接下来就会水到渠成。一分钟以后,我已经到了楼下,向附近的河滨公园进发了。

阅读全文

敏捷行为设计实验—00前奏曲

在分享我的生活观察实验之前,我还想谈两个因素——精力和时间。

对于任何行为习惯的养成,这两个因素都至关重要。不管我们想做一件事情的动机有多强,如果我们管理不好自己的精力和时间,这件事情就会化为泡影。

你可以想象一下,你每天休息不好,无精打采,再上一天班,搞得自己精疲力尽,下班后有点时间只想瘫在沙发上刷刷抖音,那还谈什么行为管理和习惯养成呢?

阅读全文

敏捷是一种生活方式

敏捷不只是一种技术方法,更是一种生活方式。

我2021年在公司做过一期关于《敏捷软件开发》的培训,主要介绍了敏捷宣言、敏捷遵循的原则、敏捷的方法以及实践等。

因为是面向全员的培训,不只是有技术开发人员,还有市场、产品和项目人员参加。为了让大家对敏捷留下鲜明的印象和好感,我在培训的最后从技术层面引申到了生活:敏捷是一种生活方式,可以用敏捷的思想和方法来管理我们的人生!

阅读全文

为什么尊主们有这样的魔力?

《周处除三害》中灵修堂相关的剧情是对社会心理学中关于认知失调和从众现象教科书般的诠释,我认为可以当做心理学爱好者的学习资料来欣赏。
昨天刚好看到豆瓣上有网友疑惑这个问题,就简要回答了一下,可以作为参考,与学友们共勉。


这涉及到社会心理学上的认知失调和从众现象。一些邪教团体通常会设置一些严酷的入会仪式,类似于影片中没收所有财物、当众剪发、实施鞭打等。这些严酷的仪式会给当事人一种心理上的强烈暗示:我义无反顾、心甘情愿地加入了这个团体,我付出了这么多,这一定是我正确的选择。这种认知会带来后续一连串的后果。当他在实际中慢慢发现这个团体有些不对劲的时候,就跟他之前的认知产生了严重的冲突,这就是所谓的认知失调。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