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注思维与发散思维

在讨论具体的学习方法之前,关键是要理解两种思维模式:专注思维和发散思维。在解决新问题的过程中,这两种思维模式要来回切换,交替使用,才能有效的帮助我们解决掉棘手的问题。打个形象的比喻,这两种思维模式就好比手电筒的聚焦模式和广角模式。在聚焦模式下,亮度很强,可以很清楚的看清一块地方,但范围有限。在广角模式下,亮度比较弱,但却可以看见更大的一片区域。

放松是从专注思维转换到发散思维的有效途径。我们有时候就是太勤奋,反而阻碍了解决问题的进程。所以一段时间的专注学习之后,当问题没有很好的思路时,就要让自己放松下来,让大脑进入发散思维模式,也许问题的解决方案就会自然而然地呈现出来。放松的方式有很多种:散步、健身房、游泳、听音乐、跟被人聊天等等,因人而异。只要你找到适合自己的放松方式,就能让大脑进行有效的切换,从而对问题的解决获取灵感。

工作记忆与长时记忆

对学习方法的探索,同样需要对大脑的两种记忆模式有所了解。大脑的记忆模式分为两种:工作记忆(短时记忆)和长时记忆。工作记忆是有限容量的,通常认为工作记忆可以同时容纳7个单元,比如我们大部分人可以记住7个数字的电话号码,再多就会比较吃力。但实际上大脑在工作记忆中是按照组块对记忆的信息进行编码,工作记忆可以容纳的有效组块是4个。而长时记忆被认为是无限容量的,可以存储无限多的信息,但如果建立不好索引,存储在长时记忆中的信息就会丢失,再也想不起来了。

我们要掌握的关键点是如何让信息从工作记忆进入长时记忆,而且保持有效索引,当有一天我们用到时可以提取出来。通常使用的方式就是不断重复,直到这些信息完全被我们记住。但重复也是有技巧的,我们要遵循记忆的遗忘规律,这样才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一个比较好的策略就是“间隔重复”:记忆一段时间后,要停下来让大脑有机会对记忆的内容进行重塑和吸收,然后再一次记忆,加强这种神经连接;间隔的时间可以逐次加长,24小时内复习一遍,然后2、3天后再复习一遍,然后一周后再复习一遍,然后几周后再复习一遍,直到这些内容永远印记在了我们的长时记忆系统中。

构建组块模型

学习的过程,就是构建某一领域知识组块模型的过程。比如学习数学,就是要把相应的概念、原理、公式进行领会、理解、练习和融会贯通,建立一个一个的数学组块模型,存储在我们的长时记忆系统中,随时听候调遣。

构建组块的过程如下:

  1. 专注的学习;
  2. 领会和理解;
  3. 进行大量的练习,在大脑中对这个知识组块进行内化。

知识组块的构建,是精细的神经活动,需要专注思维的参与。一旦建立了某一个领域的知识组块模型,就相当于建立了构造大厦的各种砖块和材料结构,要想构建出这个领域整个的大厦,还需要从宏观和全局上去把握这些组块模型,对他们的作用、位置、使用场景有一个宏观的统筹。这样一旦遇到实际的问题,就可以综合运用,一举攻克。而从宏观和全局的把握,就需要发散思维的参与。所以说,发散思维掌握全局,专注思维掌握细节;发散思维掌握宏观,专注思维掌握微观。发散思维负责搜寻目标,专注思维负责瞄准开枪,各司其职,有条不紊的解决问题。

有效的学习策略:提取练习和穿插练习

几乎所有人在学习过程都会遇到能力错觉:一本书放在我们面前,我们读过了,就想当然地认为自己已经理解了所看的内容,也认为这些知识已经进入了我们的大脑。或者我们在做题时看着答案演算,完成后也以为自己已经掌握了解题的方法。但事实绝非如此,这只是一种错觉,我们在自己欺骗自己。回过头来,等我们遇到实际要解决的问题,仍然是脑子一片空白,茫然无措。

了解了能力错觉的存在,我们就要坚定的抛弃这种低效的学习方式,对学习策略进行升级。“提取练习和自测”就是一项提高学习和阅读效率的有效策略。我们在阅读的过程中,要学会停下来,对前面已经读过的内容做一个回想和总结。不要看书,只是在脑子里进行回想,把所有关键的点都过一遍。如果这时能够用笔写下来,那就更好不过了,这样对知识的理解就会更加深刻一层。如果是看文学、小说、历史、社科类等书籍,可以尝试用自己的话把前面看过的内容说一遍,说给别人或者自己都可以。如果时间充裕,再对前面的章节做一个总结和感悟,记录下来,那简直就更完美了。

进行“提取练习”当然需要及时性。如果你看过一个内容之后太久,才想起来去进行回想,那么效果就会大打折扣了。之前介绍的“重复间隔”的学习策略同样可以应用在“提取练习”上。一开始我们回想的频率要高一些,之后逐渐加大这个间隔,直到这些内容完全进入了我们的长时记忆系统。总之,依靠“提取练习”这样的学习策略,要比单纯的一遍遍的看书和复习课堂笔记要高效的多,关键是在开始时不要心急和气馁,慢慢建立好的习惯,等一切都驾轻就熟之后,就随其自然了。

除了“提取练习”,另一种有效提高学习效率的方法是“穿插练习”。过度学习也是学生们经常犯的一个问题:当学习了一个新的知识点后,就会针对这个知识点进行反复的练习。我们观念中认为这样会增加熟练度,然而过度学习却可能是在浪费时间。你需要让大脑逐步接受这个道理:仅知道怎么使用特定的解题技巧还不够,还得知道何时何地去使用才行。为了做到这一点,就需要进行“穿插练习”,把自己新学习的解题技巧跟之前已经学过的解题方法进行混编练习,这样要比你单纯的只重复练习一种解题技巧要好的多。

进行“穿插练习”的一个很好的方法是使用索引卡片:把不同的题目写到卡片的正面,对应的解题方法写在卡片的反面。练习时随机抽取一张卡片,然后调取大脑中的知识储备去解决这个题目,实在解决不了就参考卡片的反面进行学习理解。这样可以使大脑在不同的解题思路中切换,学会它们的使用场景。

“穿插练习”的另外一个方法要比使用索引卡片简单(因为你要制作这些卡片就需要一些工夫),就是你在学习完当前课程(比如9.4章节),进行当前章节的题目练习时,穿插着做一些9.3章节、9.2章节或者9.1章节的题目,然后再切换回来做9.4章节的题目。以此类推,穿插练习。

对于课后作业或者测试题,大部分学生的通常做法就是拿到题目后就从头到尾的开始做,这种做法有没有什么问题呢?这是一种常规的做法,但并不是最优做法,需要改进一下。改进做法如下:

  1. 先通读一遍课后作业或者测试题,做到心中有数;
  2. 结合课本复习讲义笔记,对关键的知识点进行提取练习;
  3. 运用强化的知识技能重做课堂上的例题;
  4. 最后完成布置的作业或者测试题。
    当然,进行这样改进的前提就是上课时要认真听讲,做课堂笔记和例题。

克服拖延和建立良好的习惯

拖延症往往是对做某件事心生恐惧,从潜意识里刻意逃避。拖延症患者最痛苦的往往是对做这件事的那种预期的感觉,而不是这件事本身,一旦他们真正开始做这件事,反而没有那么痛苦了。所以克服拖延症的关键就是怎么尽快让自己开始做事情,而不是一直去想做这件事有多么可怕。

克服拖延症跟建立良好的习惯密切相关。我们知道习惯的力量是巨大的,它就像一套套我们大脑中的程序一样,在适当的时机自动触发,有条不紊地开始运行。人们之所以强调要建立良好的习惯,就在于这些良好的习惯可以自动化运行,不需要我们太多的心智参与,可以释放出来更多的心智资源去做其它的事情。

建立良好的习惯,就需要对习惯的形成机制有所了解。一个良好习惯的建立,通常有四个关键元素:

  1. 信号。就是触发场景,比如走进书房坐到书桌前,这可能就是一个积极的信号,提示你下面要开始读书学习了。
  2. 反应程序。你的大脑针对前面信号的暗示做出的常规性的、习惯性的反应。比如一旦坐到书桌前,就有了学习的欲望,开始专注的读书学习。
  3. 奖励机制。通过信号触发的反应程序之所以能够发展和继续,就在于随之而来的奖励机制,能让我们感到愉悦。比如我在学习桌前专注的完成了作业或读了一小时的书,得到了父母的夸奖,或者得到了半个小时的游戏时间。我获得了愉悦的情感。那么下次,当我坐到书桌前就更有可能进入学习的状态,从而建立了一个良性的循环。
  4. 信念。有时候好习惯的建立,单纯靠奖励机制还不够,还需要内心强大信念的支撑。我们人之所以有别于其他动物,就在于我们有强大的心智系统,可以拜托单纯的条件反射机制(信号-反应-奖励),而信念就是我们人类最强大的心理武器之一。比如,我坐在书桌前专注的读书学习,不只是因为希望获取父母的夸奖和奖励,更在于我希望自己变得优秀,我想成为一个更强大的人。一旦内心建立这样的信念,就不是某些实际物质的奖励能够比拟的了,我们在学习的道路上也更能应对挫折,排除困难前进了。

信念的建立也是需要技巧的。技巧之一就是发展一个新的朋友圈,这个朋友圈里有着跟你一样信念的志同道合的战友,你们一起相互鼓励,一道同行,自然比自己孤独坚持要更可行一些。技巧之二就是使用“心理对照”这种心理暗示,将你未来理想的状态跟现在的状态做对比,可以尽可能的生动形象。想象那些理想的美好画面,可以让你产生强大的动力,为了美好的未来而努力奋斗。还可以在工作或学习的空间中摆放一些能然给你联想到理想未来的图片,它们可以为你的发散思维增加动力,无形中提醒你为了理想的生活你值得去拼洒汗水。

习惯有好习惯和坏习惯之分,而拖延就是坏习惯。我们要克服拖延,就可以从习惯的四个要素入手,改动一些环节来打破之前的恶性循环。

  1. 从信号入手。改变一个习惯,触发信号是关键。比如我们计划是接下来要完成数学作业,但刚刚开始,手边的手机信息就响了,是朋友发过来的一个好玩的链接,我们一看之后就不由自主的玩了起来,把做数学作业的事情一拖再拖。所以说,手机可能就是一种造成拖延的信号,另外还有别的事物:电脑、休闲杂志、电视、游戏机等等。为了克服拖延,我们就必须斩断这些信号源,当我们要专心学习时,让这些可能对我们造成干扰的信号远离我们。比如营造一个安静纯粹的学习空间,把所有这些可能的干扰源都放在别的房间内或者让家人保管着,直到我们完成了学习目标才能取回。从信号源头入手,是改变旧习惯的关键有效的步骤。
  2. 从反应程序入手。如果不能改变习惯源头的信号源,那就尝试改变反应程序。当然,这需要意志力的参与,没有从源头上改变那么容易。比如,当有电脑摆在我面前,或者当手机信息响起,我选择忽略他们,但这往往很难,需要配合信念的支撑来完成。
  3. 奖励机制。一旦我们在第二步有了显著的改变,不管是因为切断了干扰源还是因为信念意志的作用,我们都要通过奖励机制来强化这种改变。这跟正常的新习惯的建立过程没有什么区别,都需要鼓励和夸奖,甚或一些实际看得见的奖励,让我们的身心感到愉悦。
  4. 信念。信念在旧习惯的改变过程中同样发挥着有力的作用,之前采用的技巧(朋友圈或者心理对照)同样起作用。

制服拖延症需要解决的一个心理问题是:我们往往太关注事情的结果,恐怕做不好或做不完而心生恐惧,从而迟迟不去做。想要克服拖延,就需要转变观念:只关注过程,不关注结果。关注过程,就意味着我们享受当下这一时刻,不为过去的事情而懊悔,也不为未来的事情而担忧,只把当前手头的任务做到极致、做到完美就行了。但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尤其是涉及到根深蒂固的观念的改变,更是如此。所以,我们可以借助一些技巧来帮助我们改变,比如冥想和番茄工作法就是两种非常好的训练我们的心智结构和让我们深深的进入当下的有效工具。

冥想的好处,已经得到世界各地的人士的普遍认可,对改善我们的心智,提升我们的灵性,塑造我们的性情,特别是享受当下有着特别显著的作用,在许多的训练课程中被采用。而作为一个拖延症患者,冥想对他的一个最大效果就是训练他进入当下的能力,而不是对渺茫的未来忧心忡忡。

番茄工作法也在世界风行,被许多时间管理者所采用,奉为时间管理的法宝。它通常采用25分钟的时间计时,让你在这段时间内专注于当前工作,排除干扰,只关注于这个高效的时间片,不关注事情到底做到什么程度,一旦时间到就停下当前的工作,做适当的休息和思维切换后,等待下一个番茄时间片。

可见,冥想和番茄工作法是一套很好的组合工具,冥想侧重于内在意识流的塑造,而番茄工作法侧重于外在行为的塑造,内外结合,举世无双,值得你好好拥有啊。

如何提高记忆能力

如何提高自己的记忆能力?我们常在电视或者一些其它的场合看到某些善于记忆的天才,可以记住非常长的一串数字,或者把一些毫不相干的事物在很短的时间内记住,惊为天人,羡慕不已,感叹上天为什么不垂青自己,让自己也拥有如此强悍的记忆啊。但是深入了解记忆的一些原理后,我们也可以升级自己的大脑,让自己的记忆有一个质的提升。诀窍就是开发我们的视觉和空间记忆能力。我们大脑对形象化的图像或者空间场景印象深刻,要利用大脑的这种偏好,帮助我们记忆复杂的信息。

提高记忆的技巧

  1. 把记忆信息图像化,越生动形象越好。
  2. 使用生动形象的比喻或类比,可以天马行空的进行比喻,越生动越好。
  3. 理解的东西容易被记住。
  4. 记忆宫殿法:在脑子构想一个熟悉的场景,比如自己的家里,然后把要记忆的内容在熟悉的场景中摆放,想象他们的形状、大小、颜色、气味,甚至是夸张的场景编排,像电影一样在你的脑子中一幕幕的闪过。通过这种方法可以记住一些互不关联的信息,只要把他们编排到我们的记忆宫殿中。
  5. 使用记忆卡片,利用间隔重复的原理进行记忆,使用提取练习的技巧进行复习。
  6. 创建意群:把一组相关的信息编码成一个记忆单元,简化记忆。
  7. 编故事。我们可以把一些毫不相关的事物编在一个故事里,只要这个故事生动形象,方便我们记忆就可以。类似于记忆宫殿法,只不过记忆宫殿法利用了我们的视觉与空间记忆能力,而编故事记忆法则是本来没有关联和意义的事物通过故事的形式赋予其关联和意义。
  8. 动手写一写。有些内容只要动手写一写,就会比只是用眼睛看记得深刻很多,有人说这个过程涉及到肌肉记忆能力,当我们再次写这些内容时,无形中就会唤醒肌肉记忆能力。
  9. 自言自语。学习内容只要说出来,实际上就是进一步理解的过程,因为只有我们了解的东西我们才能很好的表达出来。可以对自己说,可以对家人朋友说,或者对着自己的小玩具说。
  10. 体育锻炼。规律的生活和体育锻炼可以加强我们的记忆能力,提高我们的思维水平,这是经过实践证明的,所以不要忘了经常锻炼哦。

是时候转变思维了

当我们经过了大量的练习构建起了自己在某一个领域强大的神经组块模型库时,就应该开始着眼于全局,更多的让自己的发散思维放手一试了。也可以说,我们要开始依靠自己的直觉,相信自己了。这种情况下如果还纠缠于细节,不肯松开自己的专注思维模式,往往会有不利于自己的结果。

最近我在学车,科目三已经考了2次了,都没有通过。但我觉得自己的练习已经很是熟练了,连教练都说我没有什么问题了。但是我为什么考了两次都没有通过呢?今天我突然意识到:是不是我太专注于某些动作的细节了?是不是我把自己的思维陷入了专注模式中,反而阻碍了整体流畅的发挥?我觉得这个原因很有可能是影响我两次考试都失败的一个因素。既然我对各种动作技巧都已经熟练掌握了,我为什么还要刻意的去专注这些动作的细节呢?我应该放松下来,让我的发散思维发挥作用,让它统筹全局,让我大脑中已经构建的关于如何开车的神经组块自然流畅的表现出来,就足够了。我是不是这样做就可以通过考试呢?我拭目以待!

卡哈尔——小时候调皮捣蛋,是家长和老师眼中的问题少年,让他们头疼不已。长大后却成为了一个科学家,开创了现代神经学的一片广阔蓝图,获得了诺贝尔奖。是什么力量让一个曾经的问题少年做了一次华丽的蜕变?后来卡哈尔自己总结了三个因素:1. 毅力。2. 灵活应变的能力(变通)。3. 谦虚认错的态度(诚实/实事求是)。实际上我们不能从这三条因素上获取更多的感悟,因为它们都是优良的品质,值得每一个人去继承。但是我们也许能从卡哈尔的另一段话中获取一些启示:“我的老师在能力好坏的认识上,看起来可悲得离谱。在我的老师眼中,反应快被等同于智商高,记得住被等同于能力强,服从即品行端正。”所以说,不管是作为家长还会学校的教育工作者,都需要转变一下思维:什么才是学生真正的潜力?我们应该怎么对待这些不同性格特点的孩子?而不是动不动就把那些不符合我们评判标准的孩子归类为问题少年。

在学习的过程中,大脑的左半球和右半球是一个整体参与的过程,缺少任何一部分的参与,我们都很难深通学习之道。左半脑深谙逻辑运算,专注于细节,让我们可以对事物精准掌握,但同时又有陷入死板、教条、以自我为中心的危险。所以必须配合右半脑才能掌握平衡之道。右半脑侧重于抽象、想象,把握于全局。它对左半脑做出的精准运算结果进行有效评估,放在全局的角度去看其合理性。所以,大脑科学中对于左、右脑的划分也许就是不合理的,只是方便于研究而已。

那么像高中进行的文理分科是否合理呢?我想并没有一个明确的定论吧。有利有弊。有些学生自认为爱好理科,逻辑思维发达,选择了理科;有些学生自认为爱好文科,抽象想象能力发达,选择文科。但这么做的明显的一个认知还是觉得有些人左半脑强过右半脑,有些人右半脑强过左半脑。那么事实真是如此吗?我们真的可以只发展其中一半的大脑能力而忽视另一半的能力发展吗?很多人都会发现,按照文理分科的逻辑发展下去,到最后总会感觉受制于某种能力我们无法把自己的专长发挥到极致,于是理科的专家后来开始钟情于社科、历史和文学的知识,把自己失去的能力补回来,才能继续攀登更高的山峰。

在学习之道上,各个领域构建组块的能力是相通的,那就是提炼关键思想的能力。为什么那么多数学家和科学家对语言、音乐等领域情有独钟,就在于这些领域的知识对他们本学科的科学探索有着重要的启发和辅助作用。可以让他们变换思维,从不同视角去考虑问题。从科学之外去考量科学之内,往往有非凡的收获。

最后的总结

考试技巧

  1. 试卷发下来后先浏览一遍,做到心中有数,找到看起来最难的那道题。
  2. 从最难的那道题开始入手做,但是一旦过程受阻,进展不顺利,就要抽身而出,换到前面简单的题目开始做。
  3. 做完一道或几道简单的题目后,再找另外一道看起来很难的题目去做,如果进展还是不顺利,再跳回前面的简单的题目开始做。
  4. 如此反复,直到把试卷上题目整个完成。

这样做的原理:先从难题入手,即使一下子做不出来,也让解题的潜意识进入了大脑,在做简单的题目的时候,大脑的后台可能对这个题目就有了某些线索和指引。

这样做的要点:

  1. 难题做不出来时必须有自觉可以抽身而出,不能陷入其中。
  2. 任何的规则都不是一成不变的,要根据实际情况灵活掌握。如果有些老师刻意对难题压低分数,那么在难题上花费太多的精力就有些得不偿失,可以根据情况适当调整做题的顺序。

10个好的学习法则

  1. 运用回想,做提取练习。大道至简。一个看似简单的回想练习,可能就是最好的学习方法。只要刻意练习,养成这个习惯,受益无穷。
  2. 自我测试。加强版的回想练习,更加系统化的回想练习。
  3. 对问题进行组块。需要依靠精准的理解和大量的刻意练习来做到。
  4. 间隔重复练习。重要的学习策略,要有计划的间隔的重复练习,而不是一味的重复重复再重复,要给发散思维以消化空间。
  5. 穿插练习。重要的学习策略。把不同场景的解题方法穿插在一起练习,知道怎么解题,还要知道在什么场景下正确的解题。
  6. 注意休息。不能很好的休息,就不能很好的学习和工作。毋庸多讲。
  7. 简化概念。尝试把复杂的概念讲给10岁的孩子听,让他们能听懂,利用比喻类比等手段是一个很好的思路。
  8. 专注学习。要排除一些学习上的干扰,可以尝试番茄工作法。
  9. 困难但重要的事情要先做。好钢要使在刀刃上,把最有效率产出最高的时段分配在困难但重要的事情上,进行攻坚突破。
  10. 心理对照。建立学习的信念,对眼前的困难会有帮助。

10个坏的学习法则

  1. 被动重复阅读。不使用回想技巧和提取练习的重复阅读实际上是自欺欺人,浪费时间。
  2. 满眼尽是重点标记。第一遍阅读不要划重点,因为在你读完整段或者整页之前你并不知道哪些是重点,而且要让重点内容不超过整页的20%。如果到处是划的重点,那实际上是没有重点。而且划线的方式也不是一种特别好的读书技巧,因为这样容易欺骗大脑貌似记住了这些内容,实际上没有。所以要在回想和思考的情况下谨慎地画重点。
  3. 瞟一眼解题方法,就觉得胸有成竹。典型的眼高手低。大脑觉得会了实际上只是假象。没有经过刻意的练习,就不会形成稳固的组块模型。
  4. 等都火烧眉毛了才开始学习。安排好时间,克服拖延。
  5. 已经清楚了解法,但仍然反复解答同一题型。注意结合间隔重复和穿插练习的学习策略,不然就是浪费时间。
  6. 把共同学习变成了闲聊。讨论的组织缺乏控制,这种情况要么改善讨论的组织流程,要么迅速撤离换下一个讨论组。
  7. 做题前忽视读课本。
  8. 有疑问,却不找老师或同学讨论解决。
  9. 时常被打扰分心。
  10. 睡眠不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