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从去年12月份接手公司的技术研发部,可以说是临危受命,预感到问题很多,但我想到可能只是战术上的问题,通过引入敏捷开发的模式应该会逐渐改善。

现在想想当时是过于乐观了,问题比我预想的要严重许多。

公司战略不清晰,导致决策混乱;企业文化松散不振,导致人员不思进取;团队负责人不善于管理,导致团队一盘散沙,协作效率低下;后备人员不足,导致产品研发和项目支持严重冲突;早期的产品框架设计随意,导致现在维护困难,项目上问题频出;项目问题频出,导致开发人员忙于救火,没有精力改善产品;产品质量无法持续改善,又进一步加剧了项目的实施和维护成本,形成恶性循环。

要想从根本上扭转局势,一是明确战略方向,做出合理规划,让公司的每一个人看到清晰可行的目标,大家朝着统一的目标前进;二是调动人员的积极性,让大家产生使命感和价值感,提升工作的效率,做出质量过硬的产品服务于客户;三是引进人才,做正确的事,真正把研发流程建立起来,能够兼顾产品研发和项目支持,形成正向循环。

而公司的体制和架构限制了很多资源,让推动变革异常艰难。不能融资,意味着资本力量有限,很难快速招人发展壮大;财务和组织架构上受制于上级主管单位,意味着在在人员晋升和奖赏激励制度上很难自由发挥,无法充分调动人员的积极性;向上层层报批、向下层层负责的管理制度,意味着流程的繁琐冗杂和因循守旧,大家都照章办事,不敢越雷池一步,缺少创新与变革的土壤。

十个月过去了,在各种焦头烂额的产品与项目冲突以及人员调配中感受到那种举步维艰、百感焦灼的心态,有点心灰意冷。觉得自己在这样的体制架构下,又能做出多大的改变呢?自己所做的努力又有多大价值呢?我希望从根源上解决产品研发体系的问题,但无法触及公司体制的根本,似乎又无能为力。一想到这些,我的心情就有些苦闷。

为了发泄一下心中的烦闷,昨天下班的时候,就拉上一个信得过的同事到会议室吐槽了半个小时,心中才稍微舒服了一些。但吐槽归吐槽,在其位而谋其政,只要我还在这个位置上,就不能对一些问题坐视不理,能改变多少是多少,尽到我的职责本分。

当走出会议室时,同事给我打气:“尽人事,听天命。”

是啊,这也是我最想说的一句话啊。谢谢,一起努力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