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而篇 第一章

原文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译文

孔子说:“经常学习并加以实践,难道不是很喜悦的事情吗?志同道合的朋友大老远来看望我,难道不是很高兴的事情吗?世人不理解我,我也不感到愤愤不平,难道不是君子的风范吗?”

心得

这是《论语》的开篇第一章,讲了三件事:学习、交友和自我修养。这可以说是贯穿人生中最重要的三件事。

首先,人只有通过学习才能安身立命。人一出生,只是具备一些生存的本能:吃喝拉撒睡,但随着人类文明和社会制度的建立和发展,一个人要想在社会上立足,展露自己的才华,为社会发展做出贡献,首先就需要学习各种通识知识和专业知识,并加以实践运用,在社会的大分工中找到自己的立身之本。经过这一步,我们就有了立身处世的根基。真正的学习必然伴随着内心的喜悦。因为学习意味着成长,意味着让自己变得更强大,意味着可以探索更广阔的世界。探索世界的欲望来自于我们动物性的本能。可以观察那些自然界的小动物,它们虽然没有人类社会健全的社会制度和教育体系,但它们对于学习和探索世界的渴望却是一样的,只不过它们习得的知识不能累积代代相传而已。

其次,人是社会性动物,我们需要建立社会联结。经过学习和实践,我们有了生存技能和立身之本,接下来就要由内向外发展,找到志同道合的朋友,相互切磋,相互勉励,一起发展,共同进步。这里所说的朋友,自然不是指狐朋狗友,大家聚在一起,吃喝玩乐,非常嗨皮,没事再想一些坏主意!孔子所说的朋友,是指具备相同的人生志向,拥有一致的学习品质和趣味,在一起能够相互激励,相互提升人生品质的良师益友。这些志同道合的朋友,大老远来到我们身边,更是说明情谊深厚,在一起切磋学问,畅谈人生,难道不是人生一大快事吗?

最终,人要回归自我,找到心灵的安顿处。人有了学问,结交了志同道合的朋友,但是往往还不满足,还想扬名立万,让天下人尽知!但是自古以来,真正在活着的时候就扬名天下的人又有几个?后世的人看到史书上的人物,觉得他们在当时已经尽人皆知,其实不然。就像当年明月在《明朝那些事儿》最后写的徐霞客的故事一样,徐霞客在后世看来是个响当当的人物,但在当时的社会中,又有几人知道徐霞客,又有几人理解他所做的人生选择呢?孔子本人也是最好的例证,他活着的时候周游列国,推行心中的大道,却惶惶如丧家之犬,并不被世人所理解和欣赏,只是后世才被逐渐奉为圣贤。人要找到自己的方向,耐得住寂寞,坚定不移地走下去。即使一时不被人所知或理解,但只要自己心安,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为社会贡献自己的一份光和热,便是人生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