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看了一部美剧《人生复本》,借用量子物理、平行宇宙的时髦概念来探讨人生的选择问题。

题材和创意都还不错,推荐给大家。

主人公杰森是一名大学物理教授,教授量子力学。他还是一个顾家的男人,有一个美丽贤淑的妻子,和一个乖巧可爱的儿子。

杰森年轻的时候是物理学界的新星,在宏观物体的量子叠加态研究上颇有创新。但是,跟妻子丹妮拉的相遇,彻底改变了他人生。他选择了丹妮拉,选择了家庭,逐渐放弃了前沿物理上的研究,成为一名普通的大学教授。

杰森对自己的生活是满意的,他感到幸福。但内心深处,不经意间也会泛起涟漪:如果当年没有放弃科学研究,今天的自己会怎么样呢?

当年被他称为“菜鸟”的室友瑞安,因为在生命科学研究上的突出成就,获得了业界含金量极高的帕维亚奖,邀请他一起参加庆祝派对。面对当年抄自己作业的小弟,杰森的内心还能保持云淡风轻吗?

杰森的人生因为选择改变了方向,他的妻子丹妮拉又何尝不是呢?丹妮拉年轻的时候,在绘画上才华四溢。如果坚持下去,也会在艺术界大放异彩。因为结婚、生子和家庭的责任,她放弃了艺术上的追求,过上了平淡的生活。

杰森和丹妮拉的选择,造就了一个幸福家庭,他们彼此珍惜。但在他们内心深处,不会感到些许的遗憾吗?如果有时间机器能让他们回到从前,重新选择,他们还会做出同样的选择吗?

按照人们对物理世界的一般认识,宇宙只有一个,人生只有一次,他们不可能回到过去,也不可能重新选择。

平行宇宙理论给了人类无尽的遐想。如果存在无限多的宇宙,在每一个宇宙中都存在一个不同的人生复本,按照不同的人生剧本上演,理论上就会拥有了无限多人生的可能性。

按照这种理论,在无限多的世界中,一定存在一个世界,杰森没有选择丹妮拉,而选择了物理学,他没有组建家庭,却在科学研究上光芒四射,获得了巨大的成就。

那个世界的杰森(我们姑且称他为杰森2)对自己的人生感到满意吗?在他的内心,是不是也会不经意间感到遗憾:如果当年没有放弃丹妮拉,组建一个家庭,今天是不是会感到幸福呢?

是的,编剧就是这么玩人的。杰森2在科学研究上取得了巨大的成功,获得了显赫的名声和丰厚的物质回报,但并不感到快乐和幸福。他为当年没有选择丹妮拉而懊悔,他想重新拥有温暖和幸福的家庭。

杰森2利用自己的科学研究,发明创造了可以穿越平行宇宙的“黑箱”,偷偷潜入到杰森1的世界里面,把杰森1给绑架到自己的世界,而他自己却伪装成杰森1跟丹妮拉和儿子查理一起生活。

《人生复本》改编自同名科幻小说,听说被誉为十年来最好的科幻小说之一。但在这部剧里,量子物理和平行宇宙只是噱头,主要还是在探讨人生的选择问题。

每个人在自己的一生中,都会面临很多次选择,一些关键性的选择会影响我们的一生。

  • 我们选择上什么大学?
  • 我们选择学什么专业?
  • 我们选择入职哪个公司?
  • 我们选择跟什么人谈恋爱?
  • 我们选择跟谁结婚?
  • 我们选择是否生儿育女?
  • 我们选择什么样的兴趣爱好?
  • 我们选择跟什么人做朋友?
  • 我们选择周末是跟家人在一起,还是加班忙事业?
  • 我们选择闲暇时间打游戏,还是读书学习?
  • 我们选择……

可以拉出来一个很长的清单。我们的一生都基于选择而展开,选择塑造了我们的人生。

那么,我们到底该如何选择,才不会留下遗憾,才不会后悔呢?

在这个世界上,完美是不存在的,不完美才是常态。不管我们如何选择,都没有完美的选项,人生总会留下遗憾。

选择的过程,是获得的过程,也是失去的过程。

  • 我们选择了事业,获得了工作的成就感,也失去了家人的温馨陪伴。
  • 我们选择了家庭,获得了亲情的归属感,也失去了一展宏图的机会。
  • 我们选择了爱情,获得了甜蜜的关系,也失去了部分自我。
  • 我们选择了独处,获得了冷静的头脑,也失去了令人陶醉的亲密关系。
  • 我们选择闲暇时间读书,获得了广博的知识,也失去了很多感受美好生活的亲身体验。
  • 我们选择…,获得了…,也失去了….。

这个清单同样很长。尽管如此,面对人生中一些重大的事情,我们总是会权衡在三,觉得自己的选择是正确的。

人们是基于什么去判断他的选择是正确的呢?

杰森1被绑架到另外一个世界后,他本可以留在那个世界,享受杰森2的财富、名声和荣誉,但他一心要返回到丹妮拉和儿子的身边,在经历了千辛万苦,见识了更加美好和谐的世界之后,仍然不改初衷,坚持回家的路。

他的坚持究竟是因为什么呢?

有人说是爱。的确,爱是世界上最神奇的存在,它超越时空,在平行宇宙间传递心灵的能量,指引着杰森的回家之路。

爱有着神奇的魔力,在很多影视剧中扮演着无敌的角色,当一切的麻烦和阻碍无法解决时,爱总能化解于无形,通过爱找到光明和希望。

但爱并不能囊括人生选项的全部,人类的选择基于更加复杂的动机。

这个复杂的动机实际上就是我们常说的三观: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我们人生的每一次重大选择总是基于我们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而且,我们更欣赏三观稳定而强大的人。

我们可以盘算一下自己欣赏的人物。他们有的是唯物主义者,有的是唯心主义者;有的是无神论者,有的是有神论者;有的觉得人生意义在于创造,有的觉得人生的意义在于奉献;有的觉得美好的人生在于宁静淡薄的心灵,有的觉得美好的人生在于和谐融洽的关系;有的钟情于事业,有的奉献于家庭。他们的风格差异巨大,但无一不是拥有一个稳定而强大的三观。

在剧中,我们下意识地喜欢杰森1,而讨厌杰森2,可能的原因也许不是因为杰森1比较有爱心选择了家庭、杰森2比较有名利心选择了事业,而是因为杰森1有一个稳定而强大的三观,而杰森2的三观最后却塌方了。

所以,问题的关键不在于他们做出了什么样的选择,是选择了家庭,还是选择了事业,而在于他们是否坚守了自己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构建一个稳定而强大的三观,并一以贯之地执行,基于此做出的人生选择,就不容易留下遗憾,也更不容易后悔。

至于如何构建稳定而强大的三观,后面有机会再探讨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