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札记8 | 学而篇 第十五章

原文子贡曰:“贫而无谄,富而无骄,何如?” 子曰:“可也。未若贫而乐道,富而好礼者也。” 子贡曰:“《诗》云:‘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其斯之谓与?” 子曰:“赐也,始可与言《诗》已矣。告诸往而知来者。” 译文子贡说:“贫穷不阿谀谄媚,富贵不傲慢自大,怎么样呢?”孔子说:“这样还可以。但是,不如虽贫穷却乐于道,虽富贵却谦虚好礼。”子贡说:“《诗经》上说:‘ 像...

阅读全文

《论语》共读,欢迎加入

最近一年,我闲余时间一直在读《论语》,并且最近开始写札记,记录阅读过程中的一些心得。 今天上班,在等公交车的时候,突然灵光一闪:为什么不能大家一起读呢?相互切磋,共同成长,岂不是更好?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 于是就有了这篇突发奇想的文章:邀请志同道合的朋友共读《论语》,相互切磋,共同成长。 我觉得《论语》是非常适合大家一起共读的文本,原因有以下几点: 第...

阅读全文

《论语》札记7 | 学而篇 第十四章

原文子曰:“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 译文孔子说:“一个君子,饮食不求美味丰盛,住所不求安逸舒适,办事勤快,说话谨慎,主动向德行高尚的人请教,改正自己的缺点,这样可以称得上是好学的人了。” 心得在孔子那里,好学的标准是非常高的。高到什么程度?《论语》中有这样一段对话: 哀公问:“弟子孰为好学?”孔子对曰:“有颜回...

阅读全文

中年人,请控制好自己的血糖

《控糖革命》这本书推荐给关注自身和家人健康的朋友们。 这本书的主题是如何控制血糖,使血糖曲线趋于平稳,避免出现大起大落的峰值和低谷。 前半部分主要讲原理:葡萄糖在自然界是如何生成的,葡萄糖在各种食物中的表现形式是什么,葡萄糖是如何进入人体并影响身体机能的,高血糖的危害究竟是什么。 后半部分主要讲技巧:通过轻松控糖的10个小窍门,如何快速有效地控制血糖,使血...

阅读全文

《论语》札记6 | 学而篇 第八章

原文子曰:“君子不重则不威,学则不固,主忠信,无友不如己者,过则勿惮改。” 译文孔子说:“君子言行不庄重就没有威严,多方学习就不会固陋,以忠信为做人做事的原则,不与志趣不相投的人交朋友,有了过错不怕去改正。” 心得在儒家文化里,君子和小人是两个非常重要的概念。什么是君子?什么是小人?孔子并没有给出一个确切的定义。 对于君子这样一个理想人格,很难通过语言文字去...

阅读全文

《论语》札记5 | 学而篇 第六章

原文子曰:“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 译文孔子说:“后生子弟在家孝敬父母,在外敬爱师长,言行谨慎,诚实守信,与人为善,亲近贤德的人。做好这些事情之后,还有闲暇时间,就去学习各种文化知识。” 心得这一章,孔子针对普通的后生子弟提出了几条基本的为人处事原则: 第一,孝敬父母,敬爱师长。 这里讲做人的基本原则。 在儒家文化...

阅读全文

《论语》札记4 | 学而篇 第五章

原文子曰:“道千乘之国,敬事而信,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 译文孔子说:“治理一个大国,谨慎专一于政事,取信于民,节制财用,体恤官吏,适度使用民力,不耽误农时。“ 心得这一章,孔子针对执政者提出了几条基本的执政原则: 第一,谨慎专一于政事。 对待国家的政事,执政者要心存敬畏,慎重对待,认真谋划。国家的大政方针,影响的范围,无论是从地域上,还是人口数量上,都是...

阅读全文

《论语》札记3 | 学而篇 第四章

原文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译文曾子说:“我每天反省自己:为人做事,是不是没有做到尽心竭力?与朋友交往,是不是没有做到诚实守信?所传授的学问,是不是没有做到身体力行?” 心得首先,曾参为什么要反思这三个方面? 这三个方面概括了一个人对外的社会关系和处人为事的应然态度: 第一,如何对待我们的前辈(父母、长辈、上级...

阅读全文

AI已至,如何面对时代的洪流?

早上在食堂吃饭时,听到旁边的人聊起武汉自动驾驶出租车剐蹭行人事故。之前没有关注这个事情,具体情况我不清楚,只是听人聊起。后来上网才大概了解了一下,事故本身并不复杂,一个行人因为闯红灯与自动驾驶出租车发生轻微碰撞,并无大伤。只是因为事故涉及到自动驾驶汽车,才被炒的沸沸扬扬,大家的眼球都是盯着自动驾驶汽车。自动驾驶出租车在武汉发展迅猛,已经大量部署运营,号称武汉...

阅读全文

《论语》札记2 | 学而篇 第三章

原文子曰:“巧言令色,鲜矣仁!” 译文孔子说:“花言巧语、阿谀谄媚的人,心中是少有仁义的。“ 心得天道忌巧,君子守拙。 孔子在诸多章节中表达了对“巧伪”的反对和对“拙朴” 的赞赏。比如: *** 子曰:“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 *** *** 子曰:“刚、毅、木、讷,近仁。” *** *** 或曰:“雍也仁而不佞。”子曰:“焉用佞?御人以口给,屡憎于人。不...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