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这样理解“知行合一”行不行?
“知行合一”本来是一个挺平凡的词儿,但经过明朝大哲学家王守仁发挥之后,就突然间变得高不可攀了。我们普通人甚至都搞不清楚它到底是啥意思了。
对我们这些普通人来说,知行合一从字面意思上理解就是:知行一致,表里如一,所想的就是所做的,所做的就是所想的。
这样理解是不是挺简单,也很自然。反正我觉得这样理解完全没有问题,在翻阅了王阳明的《传习录》之后,我仍然觉得这样理解简单明了,自有它的道理。
“知行合一”本来是一个挺平凡的词儿,但经过明朝大哲学家王守仁发挥之后,就突然间变得高不可攀了。我们普通人甚至都搞不清楚它到底是啥意思了。
对我们这些普通人来说,知行合一从字面意思上理解就是:知行一致,表里如一,所想的就是所做的,所做的就是所想的。
这样理解是不是挺简单,也很自然。反正我觉得这样理解完全没有问题,在翻阅了王阳明的《传习录》之后,我仍然觉得这样理解简单明了,自有它的道理。
我年轻的时候,像拉斯科尔尼科夫一样,是不相信命运的。命运是个什么东西,见鬼去吧!我要把命运牢牢地握在自己手里!
为了这个野心,我蠢蠢欲动,甘愿冒各种危险,去突破自己意志的边界。拉斯科尔尼科夫杀了人,他不认为这是犯罪,只是他心中超人意志的一次冒险。他错了吗?他觉得自己没有错!为什么历史上那些超人可以杀人越货,视人命如草芥,他为什么不可以?“我是虱子吗?没有人承认自己是虱子!我不是虱子那就是超人!”他的内心挣扎着、纠结着、痛苦着、疯狂着!“我不能接受这平凡的命运!即使粉身碎骨也要抗争!”他一遍一遍地强化内心的执念,希望挣脱命运的掌控。
我认为,有一些人,他们的个性特别适合于斯多葛主义。即使没有人正式将斯多葛主义介绍给他们,他们也能够靠自己领悟到这种人生哲学。这些“天生的斯多葛主义者”始终是乐观的,并且欣赏他们所处的世界。——《像哲学家一样生活》
最近刚刚在MOOC平台Coursera上学习了一个课程:《学会如何学习:帮助你掌握复杂学科的强大智力工具(Learning How to Learn)》,推荐给大家。
在上篇中,我介绍了自己使用的一些时间管理方法。实际上偏重于日常生活中一些琐碎事务的提醒管理,对于工作生活中一些重要的事务,例如软件开发、读书、写作、锻炼等,并没有涉及太多。
这显然有点避重就轻。为什么?根据多年来的实践和反思,我逐渐认识到所谓的“时间管理”实际上是一个伪命题,所起到的作用并没有想象中那么大。
参加工作以来,我实践过很多关于任务和时间管理的方法和工具,像RTM、Doit.im、奇妙清单、滴答清单、微软待办、印象笔记清单等等。
但一个也没能坚持下来。少则几周,多则几个月,就心理抗拒、不想再使用。为此我曾非常懊恼,深深自责,产生过强烈的挫败感,一度认为自己无可救药、自制力太差。